“孩子终于不用再受腹痛的折磨了,太感谢桓台县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了!” 近日,在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微创外科病房,患儿王某某的母亲握着医护人员的手,激动地表达着感激之情。经过该院多学科团队的精心治疗,饱受胆囊结石困扰两年的4岁女童成功摆脱病魔,恢复了往日的健康活力。

今年4岁的王某某,两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。病痛不仅让孩子饮食受到严重影响,身体也明显消瘦,这让父母心疼不已。在当地医院检查后,孩子被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。更棘手的是,王某某是早产儿,肺功能欠佳,当地医院考虑到患儿年龄小、体质弱,手术风险较高,建议采取保守治疗。此后,父母又带着孩子前往多家省市级医院咨询,得到的依旧是保守治疗的建议。
但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,每次通过输液治疗缓解症状后,腹痛总会再次发作,反复的病痛让年幼的孩子苦不堪言,也让父母焦虑万分,四处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一次偶然的机会,王某某的父母从朋友口中得知,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微创外科在处理胆系结石方面技术领先。抱着试一试的想法,他们带着孩子慕名来到医院,找到了院长助理、外科专家孙伟君。
院长助理孙伟君详细了解了患儿的病情,仔细为孩子进行查体后,考虑到患儿情况特殊,立即组织医院外科、儿科、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、放射科等多学科专家会诊。专家团队围绕患儿的年龄、胆囊功能、肺功能状况以及手术风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讨论。
经过充分评估,专家团队认为患儿胆囊功能欠佳,且反复发病已严重影响生活质量,保守治疗难以根治,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。为降低手术风险,团队首先对患儿的肺脏功能进行积极调整,同时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,最终决定为患儿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。
手术当天,在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合下,手术顺利开展。凭借精湛的微创技术,医护人员仅用约1小时就成功为患儿切除了胆囊,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。
术后第一天,王某某就能正常下床活动,进食后也没有出现不适症状;术后第五天,孩子各项指标恢复良好,顺利出院。
据了解,小儿胆囊结石在临床上较为少见,发病率极低,且多属于隐匿性,症状不典型,很容易被家长忽视。当孩子出现胃区疼痛,并伴有腹胀、厌食、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时,家长往往会误以为是消化不良、胃炎或胃痉挛,从而延误治疗。
院长助理、外科专家孙伟君提醒,若较大结石堵塞胆道,患儿可能会出现黄疸;若合并感染,还会出现高热、寒战等症状,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中毒性休克,危及生命。因此,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症状,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,若确诊为胆囊结石,需尽早治疗,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。
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作为全省最早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之一,在微创外科领域始终走在前列。2010年,医院在原国家保胆协会主席张宝善教授的指导下,在全市率先开展微创保胆手术,取得了极大成功。2016 年,张宝善教授亲自授予该院 “淄博市微创保胆医院” 称号。截至目前,医院已成功开展微创保胆手术4000余例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2019年12月29日,由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、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京山教授等6名专家组成的评审组,一致通过对医院 “国家级内镜微创保胆培训基地” 的评审验收;2020年11月,在厦门举办的 2020 年中国内镜医师大会上,医院 “国家级内镜微创保胆培训基地” 正式授牌。2023年12月28日,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成功加入 “微创保胆手术与切胆手术全国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观察研究”,成为该研究中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医院,充分彰显了医院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