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伤害,是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,是导致老年人创伤性骨折的第一位原因,也是老年人因伤到医疗机构就诊的首要原因。跌倒可造成老年人骨折、头部损伤等,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
跌倒是可以预防的,老年人要重视跌倒预防,提升防跌倒意识,掌握基本的防跌倒技巧,养成防跌倒行为习惯。
1.加强平衡能力:肌肉力量、耐力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,如: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瑜伽、健身舞等运动。
2.穿合身的衣裤:穿低跟、防滑、合脚的鞋有助于预防跌倒,老年人在挑选鞋时应更多考虑其安全性。鞋底要纹路清晰、防滑,有一定厚度,硬度适中,能起到一定支撑作用。
3.科学选择和使用适老辅助器具:使用合适长度、顶部面积较大的拐杖,将拐杖、助行器及经常使用的物件等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。
4.外出时,养成安全出行习惯:出行时注意地面是否湿滑,有无坑洼不平、台阶、坡道、障碍物,尽量选择无障碍、不湿滑、光线好的路线。
5.进行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:减少环境中的跌倒危险因素,室内照度合适,过暗或过亮均不利于预防跌倒。
6.防治骨质疏松:降低跌倒后骨折风险。老年人应均衡饮食,选择适量蛋白质、富含钙、低盐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豆制品、坚果、蛋类、瘦肉等;避免吸烟、酗酒,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。
7.遵医嘱正确合理用药:关注药物导致跌倒风险。遵医嘱用药,不要随意增减药物;避免重复用药;了解药物的副作用;使用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系统的药物后,动作宜缓慢,预防跌倒。
跌倒后应急处理措施
1.如果不幸摔倒,要保持镇定,感到疼痛或受伤时不要随意移动,可大声呼叫或者拍打地面、墙壁,以引人注意,寻求帮助。
2.家属或者照顾者发现老人跌倒时,首先要边安抚,边询问伤情,如有外伤、出血,应立即止血、包扎并护送老人到医院进一步处理。
3.如果摔倒后,老人出现剧烈头痛或口角歪斜、言语不利、手脚无力等症状,可能与中风有关,此时扶起老人可能会加重脑出血或脑缺血,家属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