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喂养:宝宝好,妈妈也好
母乳是大自然为新生儿提供的最佳礼物。母乳是婴儿尤其是低体重儿和早产儿最理想的食品,母乳含有丰富而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、脂肪和糖类,其成份及比例亦随婴儿生长和需要发生相应改变。
母乳喂养有人工喂养不可比拟的优势,且对长期健康具有调控作用。199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(UNICEF)认为,如果所有婴儿都能给予母乳喂养,每年可以减少150万婴儿死亡。
母乳中有均衡营养素而且最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;母乳含牛磺酸、ω3脂肪酸等促进婴儿脑发育的营养物质,是人工食品难以替代的;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免疫蛋白和免疫细胞,母乳喂养可明显降低婴儿腹泻、呼吸道和皮肤的感染率;母乳新鲜无菌、易消化吸收,使婴儿大便柔软,不易便秘;母乳喂养时,婴儿与母亲的皮肤频繁接触,可促进母子感情,并可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及心理的发育。
婴儿期的营养调控可能有长期的影响,这种影响也包括对代谢改变的控制。许多研究认为,母乳喂养可减少儿童肥胖症的发生。儿童肥胖症已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问题,据估计,大约有2/3的肥胖儿童在成年后仍肥胖。儿童肥胖症不仅增加患心血管系统和代谢性疾病的危险性,也可引发其他一些健康问题,如抑郁和焦虑等。
母乳喂养不但对宝宝好,对妈妈也有很多好处,主要表现为:吸吮刺激使催乳素产生的同时促进缩宫素的产生,后者使子宫收缩,减少产后出血;哺乳者的月经复潮及排卵往往较不哺乳者延迟,母体内的蛋白质、铁和其他营养物质通过产后闭经得以储存,利于产后恢复,此外,有利于延长生育间隔,推迟采用其他节育措施的时间;降低母亲患乳腺癌、卵巢癌的危险性。母乳具有经济、实用、方便的特点,其温度适宜,减少家庭其他成员的劳动。
专家指出,早吸吮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,分娩后应尽量早开奶,不要迟于30分钟。新生儿断脐后将其抱在母亲怀中,即会寻找乳头和做出吸吮动作。若产后4-5天尚未开始哺乳,会严重抑制乳汁分泌,减少日后的乳汁分泌量,但仍须树立信心,母乳喂养还是会成功的。
专家强调,产妇在产后最初5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叫初乳。有的产妇由于受传统不正确观念影响,认为初乳是“灰奶”,嫌初乳“脏”,把它白白挤掉,不让婴儿吮吸,而事实上初乳中富含抗体及宝宝所需要的各种酶类,这些都是其他任何食品都无法提供的。因此,初为人母,千万要让宝宝吃上宝贵的初乳。
专家介绍,哺乳不宜定时,宜按需哺乳为好,当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房胀时就可以哺乳。一旦母乳喂养建立,通常每24小时喂奶8-12次。夜间也应坚持哺乳。双侧乳房轮流喂哺,这样可以刺激乳汁的分泌。为了使乳汁充足,产妇要保持精神愉快,情绪稳定,睡眠充足,营养丰富,并及时排空乳汁,从而使乳房能够分泌足够的乳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