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急预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应急预案

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

发布时间:2022-09-15 00:00   点击量:10

       以贯彻落实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、国务院颁发的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》,以构建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的传染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,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,将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、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,全面落实传染病"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"的防治工作要求,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,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。结合我院实际,制定本预案。

一、工作原则

(一)预防为主

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,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和医务人员防护意识,加强主动监测,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,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,迅速切断传播途径,控制疫情蔓延。

(二)依法管理

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,明确医院各职能部门、科室、医护人员的责任、权力和义务,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、疫情监测、报告、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。规范疫情控制的组织、协调、指挥,提高应急效率。

(三)统一调动管理

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行医院统一调动管理,职能部门联合行动,各科室密切配合为主。

(四)分工负责

各职能部门要根据职责,分别对其主管范围内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采取措施,实施控制,力量不足时可请求相关部门支援。

(五)快速高效

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,提高应急处理能力。一旦出现疫情,快速、准确做出反应和处置。使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、早治疗四个环节紧密衔接。

(六)信息化建设

依靠信息化建设,全面采集相关信息,科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,实时决策,正确响应,措施果断。

(七)资源共享

科学做好人力、物力、财力储备,资源共享,合理利用,动态管理,减少浪费。

二、组织机构与职责

(一)决策领导机构

遇有传染病突发疫情,医院应急办公室启动应急预案。并根据疫情变化和预测,研究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项,并做出决策。

(二)日常管理机构

院办公室、医务科、护理部、门诊部、院感科、公共卫生科是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,负责全院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,负责日常疫情报告、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工作。

(三)职能部门的职责

疫情发生时,根据医院的部署,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协调、督促检查各部门、各科室和医务人员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。职能科室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管部门,负责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等工作。

1.医务科、护理部

牵头做好全院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,组织拟定、审核全院突发各类传染病预防控制预案、医疗救治预案、实施方案,并组织实施,协调各科室工作。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,迅速组织卫生技术力量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,防止流行传播,同时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、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,完善各项防治方案。

2.院感科

负责医院感染防控,病人隔离,医务人员消毒隔离,医疗废物管理等

3.门诊部

负责相应传染病人分诊工作,指定专门人员,按照传染病就诊流程检诊预诊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4.公共卫生科

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的监测、预警工作,健全疫情报告网络体系,组织开展全方位疫情监测、检查、督导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,严密监视疫情动态; 开展健康教育,宣传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科学知识,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意识。

5.采购科

一旦发生疫情,根据医院提出的物资需求,组织集中采购大宗防治物资和药品,为防治工作提供物质保障;

6.感染疾病科及其他有关科室

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建设,感染性疾病科应采取有效措施,提高传染病的筛查及诊疗水平,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报告、早治疗,及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,降低病死率。按《传染病防治法》和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,及时如实报告传染病突发疫情与传染病疫情信息,不得瞒报、缓报、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、缓报、谎报。配合县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。

7.专家队伍

由突发医疗救援小组承担,制定和完善医疗救治方案,指导临床科室的诊断、治疗和抢救工作,评价临床治疗措施的效果,指导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和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。